各系及有关部门:
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,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,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。我院开展重点专业群建设,旨在优化专业结构,加强专业内涵建设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建设内容
按照“发挥优势、强化特色,优化结构、提高效益,重点突破、示范共享”的要求,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,依托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优势资源,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、教师队伍、课程教材、教学方式、教学管理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,强化内涵建设,以重点专业群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。
1.人才培养体制建设。按照“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、顶岗实习”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,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体制,与企业(行业)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(行业)岗位技能要求对接;推行“双证书”制度,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;引入企业新技术、新工艺,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;积极试行多学期、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,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,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;建立行业、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。
2.课程体系建设。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“服务域”,明确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,深入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,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,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,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、相互渗透、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。以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的“平台”课程和实现不同专业(方向)人才分流培养的“模块”课程为主要形式,按照由简单到综合、由易到难,分级开发的原则,进行核心课程群的整体设计。通过课程群的底层共享,中层分立,高层互选,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,发挥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(或专业方向)方面的集群优势。
3.实训体系建设。针对专业群面向的行业(产业)与岗位群,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,系统设计实训体系,整合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,分类组建实训基地。按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,通过“模块化”和“项目化”的形式,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,形成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与专门化(或个性化)需求的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,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。
4.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。围绕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,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,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,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,建设涵盖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;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,开发虚拟工厂、虚拟车间、虚拟工艺等,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,提高教学效益。按照核心课程群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,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、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、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,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空间,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。
5.“双师”团队建设。根据专业群教学需要,整合专业群相关专业专兼职教师资源,优化师资队伍结构,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,通过校企“互聘、互兼”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,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、教学经验丰富、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“双师型”专业群教学团队,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、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,满足重点专业群各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。
6.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。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要求,探索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规律,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、相关专业负责人、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,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,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、资源共享与互补,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,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。
二、申报条件
1. 专业符合本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。专业群内专业数量不少于3个且属同一大类或相近大类,在校学生人数较多。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或区位优势,是学院的强势专业,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。
2. 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基础较好,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大,专业群内专业共享平台课程明确具体,有一定数量,社会服务能力强。
3.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,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与数量充足的骨干教师。专业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,取得优秀教学成果。
4.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可行,改革思路清晰,目标明确,措施具体,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。
四、申报时间
请各系细心组织协调,认真审核,收集本单位的申报材料(《体育竞猜平台,体育竞猜平台(中国)重点专业群申报表》一式两份,附件材料(须含有专业群内各专业培养计划)一式一份),于2012年12月31日前送交高职教育研究所(通知及申报表在高教所网上下载),逾期不予受理。
附件:体育竞猜平台,体育竞猜平台(中国)重点专业群申报表.doc
高职教育研究所
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